⚠本典收錄古今用語,適用於語文研究者,中小學階段學習與一般民眾,建議使用《國語辭典簡編本》、《國語小字典》。
注 音
漢語拼音
釋 義
小中大列 印
意見回饋
字 詞
緝
[糸部-9畫-共15畫]
注 音
ㄑㄧˋ ㄑㄧ (點各音查相關詞)
漢語拼音
qì qī
釋 義
㈠ ㄑㄧˋ動
將麻捻搓成線。《說文解字.糸部》:「緝,績也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凡麻枲……析其皮如絲而撚之,而𠟪之,而續之,而後為縷,是曰績,亦曰緝。」如:「緝麻」、「緝績」。宋.蘇軾〈次子由詩相慶〉詩:「六子晨耕簞瓢出,眾婦夜緝燈火共。」明.歸有光〈先妣事略〉:「入城,則緝纑,燈火熒熒,每至夜分。」縫衣邊。如:「緝邊」。《儀禮.喪服》:「斬衰……《傳》曰斬者何不緝也。」搜捕、捉拿。如:「緝凶」、「通緝」、「緝私」。聚合。《後漢書.卷六六.陳蕃等傳.贊曰》:「人謀雖緝,幽運未當。」《文選.顏延之.陽給事誄》:「難立乎將卒之間,以緝華裔之眾。」㈡ ㄑㄧ動
一種縫紉法。用短而密接的線跡,一針對一針的細縫。如:「緝邊」、「緝鞋底」。
︿回頂端